语音播报
外墙涂料具有造价较低 ,施工方便 ,提高工效 ,色彩丰富和便于维修更新等特点。多年来在各类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,但也经常发生颜色不匀 ,掉色、粉化和剥落等问题 ,严重影响建筑物美观 。不少人对建筑涂料作饰面产生怀疑 、动摇 ,甚至反对 。其实上述质量问题,主要是由施工操作不当而产生 。为防止外墙建筑涂料饰面的质量问题 ,施工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。
涂料质量是决定饰面好坏的关键。例如,因涂料颜色深浅不一,致使施工后色彩不匀;又如涂料耐水性能不合格,经过一段时间和雨水的冲刷,造成涂料的起皮 、脱落 。因此施工前必须认真开箱检查,不用不合格产品,特别防止个别厂方趁大量需求涂料之时 ,以假乱真,以次充好 。来料后如发现有色差时 ,应合理安排 ,预先混合均匀后再使用。
外墙涂料做法一 :基层龄期短
乳液型涂料的涂膜有一定的透气性和耐碱性 ,可在基层未干透的情况下施工 ,但混凝土和砂浆基层龄期应分别在28天和7天以上,否则会因基层龄期太短 ,含水率高 ,碱度大,与余料粘结不好引起剥落 。溶剂型涂料的涂膜透气性差,又有疏水性 ,如在潮湿基层上施工 ,容易起皮、脱落。进度而缩短基层龄期 。
外墙涂料做法二 :饰面的要求
饰面不平整,有明显的接茬或有光面和麻面的差别 ,喷 、刷涂料后 ,在光影作用下会产生颜色深浅不同 ,形成“花脸” 。因此 ,在作涂料饰面前 ,表面有酥松 、起砂、粉化现象 ,应预先用钢丝刷清除干净,蜂窝洞孔处刮水泥乳胶腻子填平 。砂浆基层表面用铁抹子压光 ,再用水刷带出小麻面 。
外墙涂料做法三 :污染的处理
基层表面如有油污 、铁锈、脱模剂等物质,喷、刷涂料后会产生返色 、变黄现象。因而,首先应清除基层表面的浮砂和脏污 ,有油污、铁锈 、脱模剂时再用洗涤剂清洗干净 。基层砂浆如需加入促凝剂 、抗冻剂等外加剂时 ,必须注意选择在水中溶解度高 ,析出物质少的品种 ,以防因析出的碱太多引起涂膜剥落或产生颜色不同 。
外墙涂料做法四 :施工温度低要求
各种涂料需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才能形成连续膜 ,如低于最低温度,因涂料成膜情况不好,会导致涂膜的龟裂、粉化 ,影响其寿命 。因此要严格掌握各种涂料容许的最低施工温度 ,溶液型涂料一般在0℃以上均可操作 ,但炎热天因溶剂挥发太快而不宜施工 ,阴雨天怕涂膜未成型前遭雨破不应施工,乳液型涂料可随品种不同而选择 ,一般在8℃一15℃之间使用 。
外墙涂料做法五:错用腻子造成的后果
基层若有孔洞 、凹凸不平的部位,应采用合适的腻子遮掩 。使用溶剂型涂料,可用该涂料的清漆加滑石粉或大白粉配成适当稠度的腻子 ,并以清漆作为底漆。使用乳液型涂料时,不应使用大白、纤维素等强度低、耐水性差的腻子,不然会引起涂层连同腻子一起大片卷落下来,必须采用107胶 、白乳胶水泥或同等腻子 。
外墙涂料做法六:加水加色应注意
涂料在施工时需要有适宜的稠度。有的施工者未经搅拌均匀,一看稠度大就任意加水 ,常常发生喷刷后颜色深浅不同和掉粉、空鼓 。因此涂料使用前必须充分搅拌均匀 。如必须加水应按出厂说明施工 ,不得任意加水 。有的操作者为加重涂料颜色,盲目购买市场上的颜料,往涂料中加色。虽然施工时颜色满足了要求 ,但因私自加色后,破坏了涂料中一定的化学成份而导致饰面色彩不正和保色性能差 。
外墙涂料做法七:不正确的喷刷
喷涂施工时,应均匀喷涂,不得漏喷、虚喷或出浆挂流 。刷涂、滚涂施工时 ,刷 、滚方向长短应一致 。喷刷涂料不得过厚,如喷刷二遍时 ,应在第一遍充分干燥后再进行第二遍 。滚剂型冷料二遍间隔为24小时 ,操作时不宜往复多次涂刷 。使用乳液型涂料时,可在基层满刷一遍1 :3稀释的107胶水或者其他同类乳液水 ,减少对粉尘的隔离作用 ,增加涂料与基层的粘结力 。涂料的接茬必须在分格缝或阴阳角处,不能任意留茬 。
。